文化特征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精读丨ldquo非升即走rdquo [复制链接]

1#
北京白癜风专科医院哪里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yjs_bjzkbdfyy/

陈小满,樊小冬.“非升即走”制度下高校青年教师学术社会化的困境研究[J].现代大学教育,(2):-.

“非升即走”制度下高校青年教师学术社会化的困境研究

摘要:学术社会化是通过学术文化的内化和学术知识的学习,取得学术生活资格,并形成稳定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的过程。研究从学术社会化视角出发,探究“非升即走”制度下高校青年教师的发展情况。“非升即走”制度下青年教师学术社会化过程呈现出阶段性特点:一是适应阶段的身份角色与工作重心的转变;二是预聘期到长聘制阶段,出现唯学校科研考核任务研究的困境;三是获得长聘后道路迷茫。在非升即走”制度下,青年教师学术研究、教学能力及个人社会生活发展受到影响。基于此,本文提出分类设岗、考核任务多元化、考核方式积分化、考核时间弹性化、提供转岗机会与离职帮扶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非升即走”制度;青年教师;学术社会化;预聘制;长聘制

在知识经济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质量与水平,关乎大学的进步与发展,进而影响大学知识创新与人才培养功能的实现。以往,国内高校教师聘任制度为一聘定终身,易造成教师工作积极性不高,后劲不足的状况。[1]对此,部分高校开始推行“非升即走”的教师聘任制度,通过设定考核标准与奖励机制,激发高校教师科研活力,调动高校教师的科研积极性,从而提升高校教师队伍质量。

伴随“非升即走”制度的推行,该制度带来的社会性问题逐步显现。如部分高校公布的“非升即走”教师聘任制度实施与考核结果,特别是年武汉大学公布首个教师聘期考核结果,仅有3%的新晋教师通过考核。[2]这引发了一系列社会质疑与讨论:“非升即走”制度真的能实现教师优胜劣汰吗?“非升即走”制度真的能激发教师科研积极性与科研活力?“非升即走”制度真的有利于高校教师成长吗?对此,本文以“非升即走”制度实施的主要群体——高校青年教师为研究对象,探寻“非升即走”制度下高校青年教师学术社会化的困境,并提出相关改进措施,为高校教师成功实现学术社会化提供借鉴与参考。

PARTONE

文献回顾与理论基础

(一)文献回顾

“非升即走”制度诞生于美国,最初作为一项保护教师职业稳定和学术自由的制度被提出,在西方实践中较好地发挥了留人功能。随着世界学术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日益凸显,“非升即走”制度作为职业保障制度,在维护教师权益[3]、保护学术自由[4]等方面发挥了应有作用。

20世纪90年代,“非升即走”制度开始在国内试点,其中影响最大的为年北京大学推行的《教师聘任和职务晋升制度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稿)》。该方案将教师分为助理教授、讲师、副教授与教授四个层级,其中教授享有终身教职权,而助理教授、讲师、副教授则实行“非升即走”的考核模式。[5]此后,众多高校开始引入“非升即走”制度,希望以此激发高校教师的学术活力,进而提升高校的学术影响力。

随着“非升即走”制度的推行,部分学者围绕该制度进行讨论,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非升即走”制度在高校实施的利弊问题。“非升即走”制度能够优化教师结构、避免高校教师近亲繁殖、调动教师积极性与创造性、提升大学学术组织活力,但是,该制度也存在考核不严[6]、考核碍于面子[7]、流于形式[8]的问题。第二,高校推行“非升即走”制度的法理性。“非升即走”聘用合同作为高校与教师之间签订的以完成特定科研任务与教学任务为内容的劳动合同,规定了高校与教师的法律身份与法律地位[9],而在实践中,却出现劳方(教师)定位模糊、资方(高校)身份特殊且劳资双方(高校与教师)双方法律关系多变的境况[10]。第三,高校“非升即走”考核标准。如北京大学在预聘教师职称晋升过程中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